行业新闻

“互联网+”将助力“中国制造2025”

来源:环球时报  发布:2015-05-05  阅读:1783

        在以“云计算+大数据”、“互联网+移动”和“软件定义+生态”为代表的新时代,互联网3.0破除了我们对传统工业制造的旧印象,形成了对新工业制造智能高效的期望。在新名词迭代出现的今天,无论是“信息物理融合系统”还是“智能技术系统”,新工业制造的核心都是五个部分的融合,即移动互联网、社交媒体、物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

        以汽车制造领域为例,消费者可以通过移动互联网提交一台个性化十足的轿车订单,继而通过社交媒体的社区信息分享功能,实现由一台的订购数量到团购级别订单数量的叠加。随后,所有同车型的订单将被合并,传送到汽车制造厂。这样,汽车制造厂就实现了定制化的规模生产。

         汽车制造厂以一物一标的物联网协议,借助云计算方式实现对汽车核心零部件等实时监控、数据收集。通过自动化机器大数据信息收集以及趋势分析提高精细化管理和服务能力,通过移动网络把管理数据、生产数据、客户数据、市场数据与运维、服务和目标客户销售等跨界数据融合,完成制造服务业的实现和落地。

         以上例子充分展现了新制造业的特点。未来工业制造最终将向自由制造服务转变,以新的核心竞争力实现企业利益和社会价值。新制造服务的实现不再只是梦想,因为服务不再受地域、空间、人才和时间的限制。服务通过互联网与数字移动平台,结合生态和软件的双定义,让制造服务从僵化模式向自主模式突变

        通过软件与生态双定义,我们的制造工业最终将形成一个完整闭环,相关的应用管理程序提供生产设施感知与自我检测管理等功能,智能语言最终会将制造工业与制造管理全面融合。

         在创新性调整成为新常态的今天,企业必须引入移动和数据这两个因素。软件定义的制造业生态会使智能生产流水线和计算机控制的制造中心,更加可定制化,也更有效。我们应乘着移动互联网的东风,更多专注制造行业软硬结合的解决方案。

         汽车工业只是制造业的一个代表和缩影,“中国制造2025”的目标是让工业生产更加智能、有效、快速。在开发和制造实现高可靠性、高自动化的进程中,以信息技术工具和软件融合管理为核心的新技术手段将与产品设计、工程管理、产品验证、规划运作以及生产制造息息相关。在这次新工业革命的机遇中,为实现中国制造强国梦,互联网环境下的软件定义不再只是作为工业制造的辅助手段和工具,而是促进中国经济增长的有效手段之一,并最终成为“中国制造2025”的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