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新闻

全省“互联网+制造”现场会在青举行

来源:青岛日报  发布:2015-08-21  阅读:1726

     海尔集团、红领集团的互联网工业实践已成为全省的标杆。昨日,全省“互联网+制造”现场会在青岛举行,来自全省的重点企业代表现场参观了海尔、红领的互联网发展成就,学习了两家企业在“互联网+制造”方面的全新理念和成功经验。

  副省长张务锋主持会议。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首席执行官张瑞敏全面介绍了海尔的经验。

  省经信委主任钱焕涛,市委常委、副市长牛俊宪及省、市有关部门负责人出席会议。

  张务锋在会上指出,近年来青岛积极适应经济发展的新常态,在发展互联网工业方面,眼界思路开阔,目标定位准确,路径模式清晰,政策措施有力。涌现出了海尔集团、红领集团等各具特色的创新典型。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的许多做法,都值得全省各市、各有关部门以及企业家学习。

  张务锋要求,要充分认识海尔集团和红领集团先进经验的意义所在、价值所在;要充分认识我省发展互联网+制造的优势所在、潜力所在;要加大推广力度,加快推动互联网+制造创新发展。通过学习借鉴海尔和红领集团经验,要对原有生产方式、管理模式不断进行创新,培育基于互联网新业态新模式,大力发展互联网经济,推动信息化与工业化的深度融合,为山东的工业转型发展插上互联网的翅膀。

  现场会上,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首席执行官张瑞敏重点阐述了海尔从制造产品的企业转型为孵化创客平台的颠覆。张瑞敏表示,海尔进行的“互联网+制造”探索就是互联工厂,而互联工厂不是一个工厂的转型,主要目的不在于自动化的改造,而是通过互联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他说,向互联网转型是生态系统的创新,企业全系统、全流程都要进行颠覆。海尔的颠覆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企业的颠覆,就是从原来科层管控型组织颠覆成开放的平台型企业。第二,顾客的颠覆,就是要把顾客颠覆成用户,满足用户的个性化的需求。第三,员工的颠覆,从原来雇佣者和执行者颠覆为创业者和合伙人。

  张瑞敏介绍,目前海尔集团内部只有三类人:平台主、小微主和创客。平台主是为小微创业团队提供资源和服务的,小微主就是创业团队,以前的员工都转变为创客。这种变化把员工从雇佣者、执行者转变成创业者、合伙人,不再是企业付薪,而是变成用户付薪,在创业过程中他们也是利益与风险共担。

  海尔集团董事局副主席、轮值总裁梁海山分享了海尔在推进“互联网+”工业方面的探索与实践。他表示,海尔互联工厂就是要通过与用户的交互、定制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通过用户从交互、设计、制造一直到物流配送的全流程参与,将虚拟设计、虚拟制造和实体制造结合起来,驱动整个制造转型为大规模定制。目前,海尔已经在四大产业建成了沈阳冰箱、郑州空调、滚筒洗衣机、青岛热水器4个互联工厂,还拥有2个模块化互联工厂。用户在海尔平台上可以进行模块化定制、众创定制和专属定制,不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产品模块定制产品,也可以自己提出产品创意,最终由整个生态体系优化出成熟的产品方案。

  红领集团董事长张代理全面介绍了红领正在构建的为传统工业升级互联网工业提供解决方案的“酷特智能C2M商业生态系统”。他介绍,从2003年开始,红领用12年的实践,主要收获了三个能力:一是建立了数据驱动的智能工厂,来自互联网的碎片化、个性化需求的数据在驱动生产;二是实现了用工业化的手段、效率和成本制造个性化产品;三是做了一个工商一体化的C2M商业生态,颠覆了原来工业只做制造,受制于中间商、渠道商、代理商的局面。他说,正是基于这三个能力,红领可以提供在互联网时代传统产业升级改造的解决方案。为此,红领正在搭建一个与淘宝、京东等基于商业逻辑的平台迥异的工业直销平台——酷特智能生态平台。它的特点是完全由用户个性化需求驱动,研发、设计、生产、制造、整个价值链随之传动。通过这个平台,需求和制造、科技和资本都能很好地串连起来,进而形成一个完整的商业生态。在这一平台上,能满足个性化、碎片化需求的工业制造重回价值链的高端,而不再被中间商、渠道商和代理商的“挤压”,传统的微笑曲线将因此被颠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