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化融合】山东五措并举推动两化融合水平评估
发布:2015-07-17 阅读:1870
2013年,工信部选择山东等6个省、市开展工业企业两化融合整体性评估试点工作以来,我省以两化融合评估为抓手,加快促进全省企业两化融合水平的整体提升。
一、主要做法
一是夯实工作基础。2011年我省发布了全国首个《两化融合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DB37/T1947-2011)地方标准,包括企业、行业和区域三个部分,明确了评价框架、指标权重和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依据工信部《工业企业“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评估规范(试行)》的总体框架和方法体系,制定完善了《山东省工业企业两化融合发展水平评估方法》,作为开展两化融合整体性评估的科学依据。
二是完善工作体系。我委批复省电子信息产品检验院成立了省两化融合评测中心,负责推进国家《工业企业“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评估规范(试行)》和《山东省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水平评价指标体系》(DB37/T1947-2011)地方标准的实施,组织开展相关宣贯和培训,依据国家规范和地方标准开展企业、行业和区域水平评测,协助做好全省工业信息化运行统计分析等相关工作。中心成立以来,已经连续3年协助我委开展了工业企业两化融合发展水平评估工作,基本实现了评估工作的常态化、规范化。建成了省两化融合咨询评测平台和微信公众号,目前注册企业超过4000家。
三是突出方法科学。为确保评估结果的科学客观,我们将省政府确定的350户重点企业作为连续性评估样本企业,评估行业覆盖机械、纺织、建材等6大传统优势行业,企业按照大中小不同规模保证一定比例,确保参评企业的代表性。对企业报送数据县市二级审核的基础上,选择不少于15%的比例进行抽查,确保上报数据的真实性。
四是积极扩大宣传。通过召开新闻发布会、印发评估结果情况通报等形式,及时发布年度两化融合发展水平评估报告和评估结果,不断扩大工作影响,营造良好发展氛围。目前,已经会同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3次。
五是注重成果应用。通过两化融合评估,我们分行业、分企业给出“诊断报告”,为行业主管部门制定两化融合发展战略及相关政策措施提供科学决策依据,帮助工业企业明确所处的两化融合发展阶段,引导企业查找薄弱环节,找到发展路径、找准标杆定位、设定发展目标,务实推进企业两化融合工作;同时我们注重做好两化融合评估与两化融合贯标、扶持政策落实等的衔接,按照评估得分对参评企业进行分级(创新突破、集成提升、单项覆盖、起步建设四级),将评估结果作为贯标试点推荐和相关政策优惠的依据。今年我省推荐的60家企业入选第二批两化贯标试点。
二、总体情况
从2014年度两化融合评估情况看,我省两化深度融合工作呈现良好发展态势,企业两化融合整体水平明显提高,总体正处于由单项业务应用向综合集成应用过渡阶段。2014年我省工业企业两化融合发展水平平均得分为54.52,较2013年增长7.37。与国家两化融合发展水平评估结果相比较,高出全国企业平均得分(45.88)8.64。连续参与评估的350家重点企业两化融合发展水平平均得分为56.72,较2013年增长6.93。从我省工业企业所处阶段占比来看,2014年处于起步建设阶段的企业占8.13%,较2013年减少15.36%;处于单项覆盖阶段的企业占54.63%,增加10.5%;处于集成提升阶段的企业占30.11%,增加2.25%;处于创新突破阶段的企业占7.14%,增加2.61%。1668家样本企业中,华泰、海尔、红领、鲁泰纺织等97家企业两化融合发展水平已进入创新突破阶段,较上年增加36家。进入综合集成阶段、单项覆盖阶段企业分别达到409家、742家。
三、下步打算
一是完成2015年度两化融合评估。根据年初工作安排,3月初我省下达了开展2015年度两化融合发展水平评估工作的通知,6月底已完成企业数据填报和市县两级审核,9月底前将形成评估报告并通过新闻发布会向社会发布评估结果。通过评估树立一批示范企业,加强分级分类引导。
二是扩大两化融合评估范围。在开展两化融合整体性评估的基础上,制定区域评估指标体系,在全省17市和部分经济强县开展区域评估试点。
三是进一步调动各级工作积极性。今年两化融合指标首次纳入山东省委科学发展综合考核体系。以此为契机,我们将进一步完善指标体系和评估规范,推动两化融合评价指标纳入各级科学发展综合考核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