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新闻

答记者问丨山东将重点谋划实施六项行动 促进数字经济和工业互联网高质量发展

发布:2023-01-14  阅读:717

今天下午,山东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山东数字经济和工业互联网发展有关情况,对相关政策进行解读,并回答记者提问。

图片

图片图片

新华社记者:

  科技创新是助力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请问山东省科技厅在谋划数字技术创新发展方面今年取得了哪些成效,下一步有哪些措施、思路和打算?

图片

许勃:这个问题很好,感谢这位记者的提问。同时,也向多年来关心支持我省科技事业发展的新闻媒体和各界朋友们表示衷心感谢!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展数字经济意义重大,是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的战略选择”。近年来,省科技厅认真落实国家重大战略部署,按照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着力加强关键技术攻关、高能级平台打造、科技型企业培育等工作,积极为建设数字经济强省提供强有力科技支撑。下面,我对这方面的工作做一下简要的介绍。


一是强化顶层设计,做好谋篇布局。在《山东省“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的基础上,2022年又制定出台了《山东省“十四五”新一代信息技术科技创新规划》(鲁科字〔2022〕81号)、《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通过制定一系列规划政策,进一步聚焦数字经济领域科技创新基础问题和前沿问题、“卡脖子”技术、国产化替代等重点工作,从总体上做好谋篇布局,为今后一段时期数字经济领域科技创新工作提供了可靠遵循。


二是强化核心技术攻坚,推动科技自立自强。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聚焦数字经济,我省在2022年部署了20多项重大科研攻关任务,涵盖了电子信息领域材料、装备、工艺、软件等重点方向,占全部立项总数的20%,支持额度超过3亿元。在广大科技工作者的辛勤努力下,数字经济创新链“补短板、强弱项、堵漏洞”成效明显,在量子卫星、电子化学品、硬件设备、软件系统等重点方面攻克一批关键技术,显著提升了我省数字经济产业链的核心竞争力。


三是强化重大集成性创新,推动科技与产业深度融合。聚焦服务器、虚拟现实、新型显示等领域核心器件和装备国产化需求,充分发挥浪潮、海信、歌尔等龙头骨干企业作用,组织实施“技术攻关+产业化应用”科技示范工程,开展重大集成性创新,切实推动数字经济产业链安全稳定、创新发展。


四是强化重大创新平台建设,培育战略科技力量。通过加强对智能家电、云装备、虚拟现实等国家重大创新平台的支持力度,打造战略科技支撑力量“国家队”。围绕高功率半导体激光、工业软件、电子测量仪器、光电传感等方向,新布局建设了一批省级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全面提升我省自主创新水平和产业发展能力。


五是实施科技型企业梯次培育,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建设。2022年对1.1万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落实近10亿元研发费用补助,其中信息领域占近20%,对集成电路领域企业补助比例由5%提高到10%,极大地调动了中小企业研发热情。组织实施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能力提升工程,电子信息类项目230余项,占比提高到23.4%。培育遴选浪潮信息、艾睿光电、歌尔等信息领域科技领军企业30家,树立行业创新标杆。


下一步,我们将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和对山东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要求,按照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瞄准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进一步聚集项目、平台、人才、企业、成果等各方面创新资源,全面支撑数字经济产业链的高质量发展。


一是持续抓好数字经济产业链核心技术的高水平供给。围绕数字经济创新需求,动态编制“卡脖子”攻关清单,通过“揭榜挂帅”“军令状”“赛马制”等新型科研组织方式,在集成电路、工业软件、先进计算、信息安全等领域抓紧布局一批前沿性、战略性、引领性、关键性研发任务,全面提升数字经济技术创新供给能力。


二是持续抓好重大创新平台的创建提升。抓住全国重点实验室重组的重要契机,积极争取深度融入全国重点实验室网络体系;积极支持数字领域国家产业创新中心、技术创新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等重大创新平台建设,进一步增强我省战略科技力量。再谋划建设一批省级重大科技创新平台,推动我省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三是持续抓好数字经济创新主体培育。深入优化科技型企业梯次培育政策体系,持续提升信息技术领域科技型企业数量与质量,力争信息技术领域高新技术企业新增1000家,从而支撑全省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大众日报记者:

  前期省委省政府先后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数字经济和工业互联网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文件,请问下步山东省工信厅在落实这些政策文件上将采取哪些举措?

图片

高方:发展数字经济、建设数字强省、打造工业互联网示范区,是落实“三新一高”的内在要求,是实现“三个走在前”的关键之举。去年下半年,我省先后出台《关于深化改革创新促进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山东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方案(2022-2025年)》《山东半岛工业互联网示范区建设规划(2022-2025年)》等政策文件,下一步,将围绕贯彻落实这一系列政策文件,重点谋划实施以下六项行动:


一是实施“工赋山东”专项行动。建好用好国家级平台应用创新推广中心、创新合作中心等重大载体,布局一批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建设一批标识解析二级节点,高效服务支撑我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实施工业互联网平台培育培优工程,打造具有山东特色的“省级平台-国家级特色专业型平台-国家级‘双跨’平台”梯次成长模式,培育一批“工赋山东”应用标杆和典型应用场景,“以点带面”示范推广,吸引更多企业应用工业互联网。


二是实施“云行齐鲁”专项行动。坚持以用兴业、以业促用,通过推动我省工业企业在更广范围、更深层级开展数据采集、传输、存算、管理及应用,以工业大数据驱动制造业资源优化配置,促进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力争到2025年,不少于10000家规上工业企业实施“云行齐鲁”数据赋能专项行动,新增数字化改造设备超过50万台套,实施网络化升级企业达到8000家,建设企业级边缘云2000家以上。


三是实施“数字经济总部”培育行动。围绕我省重点产业链、特色产业集群,招引数字经济领域中央企业、头部企业与地方政府、重点企业合作,建设一批国字号产业链“数字经济总部”项目,打造一批“有产业、有市场、有平台、有总部”特色园区,推动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金融链深度融合,以数字化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争取到2025年培育50家左右数字经济总部、推动10家以上总部企业上市。


四是实施“百城牵手万项”系列活动。把数字经济项目引育作为做强做优做大数字经济的重要支撑,面向全国、全省征集遴选数字经济优秀数字产品、服务和解决方案,定期发布导向目录,通过供需对接、滚动入库、打造标杆等形式推介重点项目,到2025年,举办100场左右数字经济项目推介活动,面向全省主要市、县送项目、送资源、送政策、送服务、送技术、送人才,全力推动万余个数字经济项目在全省落地,以项目牵引推动建设“全场景数字经济园区”和“产业集聚区”。


五是实施创新平台赋能行动。面向数字经济领域科技创新需求,聚焦先进计算、高端软件、未来网络、虚拟现实、智能制造等重点方向,培育50个创新实验室、300个创新中心、50个创新服务机构和100个创新人才基地,打造“5351”数字经济创新平台体系。大力实施创新主体梯次培育工程,完善数字经济企业分类激励机制,力争到2025年新培育数字经济领域高新技术企业2000家。持续开展数字经济领域引航专家、领军人物和智慧工匠选树工作,为数字经济创新提供强有力人才支撑。


六是实施核心产业倍增行动。尽快研究制定山东省推动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倍增发展的指导意见,围绕电子信息制造业、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通信业主战场,锻长板、补短板,打造投资、消费、出口新场景,优化营商环境,高能级推进数字产业化。力争到2025年,培育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数字产业集群,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扩容倍增到1万亿元以上,加快实现我省数字经济核心产业高质量发展。

(山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