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届中国(济南)国际信息技术博览会
暨中国(济南)数字经济高端峰会
2024年12月21-23日 济南黄河国际会展中心
首页
关于展会
展会介绍
关于丞华
展会时间地点
展馆介绍
展示内容
下载中心
展会亮点
往届出席嘉宾
专题展
展商中心
参展指南
展位申请
展商服务
往届展商
广告赞助
会刊上传
观众中心
参观须知
观众登记
媒体中心
展会动态
行业新闻
媒体报道视频
系列活动
网上展厅
商旅服务
交通指南
酒店预订
旅游指南
联系我们
-
媒体中心
展会动态
行业新闻
媒体报道视频
行业新闻
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党组书记、厅长张海波: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以新型工业化支撑和服务中国式现代化
发布:2023-01-10 阅读:763
编者按:自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敏锐抓住了信息化这一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探索并长期坚持了一条以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为本质特征的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推动制造业实现由小到大的历史性跨越,取得了一系列成绩和进步。为继续坚定不移走好新型工业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在更广范围、更深程度、更高水平上实现融合发展,中国电子报特开辟“两化融合助力新型工业化”专栏,拟邀请政府领导、专家学者、典型企业代表撰写署名文章,多视角展现我国两化融合发展成就及现状。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为新时代背景下深化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党的十八大以来,山东坚定不移实施制造强省和数字强省战略,全面加强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进程,在新型工业化道路上迈出了坚实步伐。2021年,山东全省数字经济规模总量超过3.5万亿元,信息技术产业规模突破万亿元,两化融合发展指数115.9,产业数字化指数80.3,均居全国前列。
加强系统谋划,创新推进机制
深刻把握数字变革新机遇,坚持前瞻思考、全局谋划、高位推动,不断强化顶层设计,创新建立务实有效的推进机制。
一是强化规划引导。
对标对表国家、山东省工作部署和“十四五”系列规划,出台《山东省“十四五”数字强省建设规划》《山东半岛工业互联网示范区建设规划(2022—2025年)》《山东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方案(2022—2025年)》等一系列政策,精准谋划发展任务书、路线图。
二是创新推进措施。
深入实施“链长制”,建立省主要领导牵头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链链长制”工作推进机制,绘制产业图谱,理清“四梁八柱”,完善“链主”企业主导、产业链联盟合作、产学研协同推进、要素服务保障等工作机制,全力提升产业链协同发展能力。
三是集聚资源合力。
建立涵盖12个省直部门的数字经济发展联席会议机制,设立数字经济办公室,统筹数字经济发展,为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提供了坚强政策体系支撑和组织机制保障。
建强基础设施,夯实数字底座
抢抓“数字基建”加速布局窗口期,坚持统筹推进、适度超前,加快数字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强化数字支撑服务能力。
一是狠抓平台建设。
开展“个十百”工业互联网平台培育工程,形成“省级平台-国家级特色专业型平台-国家级‘双跨’平台”梯次成长路线;橙色云、蓝海迈入国家级“双跨”平台行列,总数达到4个、居全国第三,海尔卡奥斯连续4年蝉联榜首,浪潮云洲排名第六;赛轮集团橡链云等29个平台入围国家级特色专业型平台、居全国第一。
二是优化网络基础。
实施5G“百城万站”深度覆盖和“百企千例”规模应用行动,累计开通5G基站16.2万个;完成5600公里确定性骨干网络2.0建设升级,新建城域网超2400公里,时延抖动控制在0.02毫秒以内,性能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三是建强数据枢纽。
开通济南、青岛互联网骨干直联点,是全国首个“双枢纽”省份;初步建成“1+3+34”(1个国家级区域中心、3个省级区域中心、34个省级行业中心)“山东工业云”体系;累计建设运营标识解析二级节点达到38个、接入国家顶级节点21个,标识注册量达到330亿个。
做优数字产业,提升支撑能力
聚力激活高质量发展“新动能”,坚持重点突破、整体提升,深入开展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跃升倍增行动,推动数字产业提速发展。2022年1—11月份,全省信息技术产业实现营收15054.8亿元,增长18.3%。其中,软件业营收10115亿元,增长18.9%,高于全国8.5个百分点,稳居全国第四;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8.9%,高于全国10.6个百分点。
一是培强领航企业。
出台《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打造“领航型”企业优化提升重点产业链实施方案》及系列支持政策,做强行业龙头,海尔、海信、浪潮、歌尔4家企业进入全国电子百强前20位。
二是提升高端软件。
浪潮通用软件有限公司、中孚信息股份有限公司等14家企业列入国家鼓励的重点软件企业清单,认定六批916个省级首版次高端软件,打响了一批鲁版软件高端品牌。
三是突破智能硬件。
德州有研大硅片、青岛富士康封测、济南高功率半导体等多个项目相继投产,山东天岳碳化硅衬底市场占有率稳居全球前三,淄博新恒汇高精度蚀刻金属引线框架打破国际垄断,京东方物联网移动显示端口器件生产基地项目落地青岛,海信国内首颗自主设计的8KAI画质芯片实现量产。
深化应用赋能,推动智改数转
超前布局数字化“新生态”,坚持深化“数智”赋能增效,促进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持续推动工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一是探索融合路径。
围绕钢铁、石化等传统行业,“一业一策”制定数字化转型方案,提升企业数字化水平,全省生产设备数字化率57.5%、关键业务环节全面数字化率69.8%,均居全国前列。
二是实施专项行动。
推动成立工赋(山东)数字科技有限公司,建设运营省级综合服务平台、国家级平台应用推广中心、创新合作中心,集聚整合全省优质服务资源“抱团发展”,累计开展“工赋山东”系列活动26场,对接企业3000多家,达成数字化转型合作项目280多个。
三是打造示范标杆。
入选国家级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项目98个,入选国家级平台创新领航应用案例31个、排名全国第一,入选国家工业互联网园区试点示范3家、“5G+工业互联网”典型应用场景7个,均居全国第二。
四是扩大平台应用。
省级以上平台累计承载工业APP超过4万个、工业机理模型8万个、系统解决方案1300多个,服务全国上云上平台企业超过200万家,全省工业云平台应用率62.3%、居全国第二。
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山东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工作重要指示要求,锚定“走在前、开新局”,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在更广范围、更深程度、更高水平融合,为新时代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来源:
中国电子报
)
上一条:
极简版!一张思维导图速览2023年山东省政府工作报告
下一条:
6637家!山东省2022年度创新型中小企业名单公布
首页 > 行业新闻
快速链接
参展指南
展位申请
展商服务
广告赞助
参观须知
观众登记
展区规划
展会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