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加速实体经济数转智改 助力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
发布:2022-11-02 阅读:588
2022全国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大会将于11月9日至10日在山东省济南市举行。当前,我国制造业处在数字化转型的巨大变革中,数字化转型是中小企业发展的必修课,除了企业自身努力,还需要从产业体系层面完善基础设施、搭建平台、做好服务。
近年来,山东持续健全数字经济发展政策体系、推进机制,成立由分管副省长任组长、涵盖12个省直部门的数字经济发展联席会议机制,建立数字经济办公室,构建数字经济发展“1+N”的政策体系,完善法规标准体系,将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关键指标纳入全省高质量发展综合绩效考核体系,为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持续稳固基础、营造有利局面。目前,全省数字经济发展呈重点突破、全面提升态势。
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发展迅猛。2021年全省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6%,信息技术产业营收突破万亿元大关,实现收入1.26万亿元,同比增长27.3%,增速创五年新高。2022年前三季度,软件业务收入实现7344.1亿元,同比增长17.8%,居全国第4位;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累计增长18.1%。互联网业加快发展,我省入围4个国家级“双跨”工业互联网平台,占全国七分之一。国家级特色专业型平台、平台创新领航应用案例等数量居全国第一。电信业务收入647.4亿元,收入排名全国第4,比上年同期增长10.4%,增速排名全国第5。大数据产业加快发展,全省监测范围内大数据企业935家,今年前三季度实现大数据业务收入1137.2亿元,同比增长25.9%,已形成领域覆盖面广、链条相对完整、产业体系初具雏形、成长速度强劲的良好势头。8个项目入选2022年工信部大数据产业发展试点示范,数量居全国第三。
产业数字化赋能取得新突破。2021年我省两化融合发展指数达到115.9,居全国第二;制造业数字化效益规模为7877亿元,居全国第三;2022年前三季度,“一业一策”制定数字化转型方案,持续推动“万项技改、万企转型”,实施500万元以上技改项目11091个,全省技改投资同比增长14%。坚持以项目牵引推动数字经济发展,遴选523个省级数字经济重点项目,甄选100个重大项目进行集中签约。全省数字农业加快推进,智慧农业应用基地数量达500多家,淘宝村数量达801个、居全国第三,9个县(市)获批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服务业数字化水平加速提升,与阿里、京东、美团、快手、抖音等全国性电商平台合作不断深化,新零售、“宅经济”等新业态、新模式较快增长,今年前三季度,全省网络零售额实现4472.7亿元,同比增长21%;其中实物商品网络零售额3935.6亿元,同比增长28.8%。
数字技术创新展现强劲活力。2021年以来,组织开展数字经济领域基础研究,聚焦类脑计算、智能网络、新型传感等方向,部署一批重大基础研究任务。通过自然科学基金累计资助数字科技人才2000余人。布局实施省重大科技创新工程,围绕高端软件、安全芯片、人工智能等方向,开展卡脖子技术攻关和关键技术推广应用,推动产业链安全稳定发展。面向数字经济领域科技创新发展需求,打造“5351”数字经济创新平台体系,重点围绕先进半导体、高端工业软件等培育50个创新实验室、300个产业创新中心、50个创新服务机构、100个创新人才基地,推动形成领域布局合理、功能层次明晰、创新链条完整的数字经济创新平台体系。聚焦科技型企业梯次培育,强化政策扶持力度,累计培育数字经济领域高新技术企业3468家,重点打造浪潮信息、艾睿光电、潍坊歌尔等数字化领军企业30家。
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扎实推进。适度超前推进建设5G、确定性网络等新型网络基础设施,为“数转智改”提供坚实支撑。今年5月,济南、青岛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建成开通,我省成为全国唯一一个拥有2个国家级直联点的“双枢纽”省份,对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实施“双千兆”工程,济南、青岛、日照3市率先达到“双千兆”城市标准,全省5G基站数量超16万个,培育7个“5G+工业互联网”典型应用场景,数量居全国第二。建成覆盖16市的全球首张5600公里确定性网络。推动“星火·链网”超级节点落地济南,累计建成运营23个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其中15个接入国家顶级节点,标识解析量超过220亿次。全省各类数据中心达到264个,在用标准机架数超过24.52万,同比增长60%,国内首个超算互联网工程在济南上线。全省物联网终端数超过1.4亿个,物联网终端接入流量居全国第一。
(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付玉婷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