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届中国(济南)国际信息技术博览会
暨中国(济南)数字经济高端峰会
2024年12月21-23日 济南黄河国际会展中心
首页
关于展会
展会介绍
关于丞华
展会时间地点
展馆介绍
展示内容
下载中心
展会亮点
往届出席嘉宾
专题展
展商中心
参展指南
展位申请
展商服务
往届展商
广告赞助
会刊上传
观众中心
参观须知
观众登记
媒体中心
展会动态
行业新闻
媒体报道视频
系列活动
网上展厅
商旅服务
交通指南
酒店预订
旅游指南
联系我们
-
媒体中心
展会动态
行业新闻
媒体报道视频
行业新闻
中国算力大会丨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从实践中深化对数据中心“数学”与“算术”的认识
发布:2022-07-30 阅读:653
7月30日,在2022中国算力大会主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详细阐述了对数据中心“数学”与“算术”的思考。他解释道,“数学”指的是研究数据的科学,“算术”是研究算力的技术。
在以算为主还是以存为主方面,邬贺铨表示,人工智能驱动算力需求快速增长,基于GPU等构建的人工智能智算中心适于训练数据导出模型,训练出数学模型后,深度神经网络并不需要调度非常多的参数,降低了对算力的需求,基于CPU的通用算力的IDC适用于在已知数学模型下的计算任务。因此他表示,人工智能智算中心主要任务是算,IDC互联网数据中心主要任务是存。
在三类算力比例方面,邬贺铨表示,在基础算力、智能算力和超算三个算力里,美国分别占全球35%、15%、30%,而中国分别占27%、26%和20%,美国是基础算力为主,中国智能算力的能力远超美国。中国的超算和智能算力基本以政府为主建设,基础算力以运营商和互联网企业为主。
在冷数据与热数据方面,邬贺铨表示,数据从大的方面分为冷数据和热数据,热数据主要指需要实时计算的数据,相比之下冷数据的计算需求非常态化。东西部分别适合处理热和冷数据,东数西算实际是东数西存。
在存算分离与存内计算方面,邬贺铨表示,存算分离可采用开放存储体系和磁带存储介质,存储器可同时服务多个服务器,池化存储支持多云,提高利用率,降低成本能耗,可用于对冷数据处理;存内计算适于对热数据处理,例如自动驾驶可以在车内同时完成存与算。
在封闭系统与开放系统存储方面,邬贺铨表示,开放系统存储实现存算分离,存储容量为多服务器共享,以池化方式支持多云应用。不同存储架构适应不同任务,可按照任务来软件定义存储。
在PUE与IT能效方面,邬贺铨表示,在IDC的IT系统能耗中,服务器约占到50%,存储系统占35%,网络通信设备占15%,大部分电能是用于维持服务器的状态,只有6%~12%用于计算。因此他建议,要减低能耗,对冷数据处理建议用磁带代替磁盘,100PB存储成本10年可下降73%;对热数据用闪存代替磁盘,但目前成本比较高。另外,还有通过数据预处理改进能效,去掉一些无效值、空格和缺失的及果实的数据。
在数据可信性与灾备保护方面,邬贺铨表示,灾备是数据中心刚性需求,美国数据保护占存储投资1/3,全球平均是27.4%,而中国仅7.8%,尤其异地备份的比例更低,所以灾备的能力是不足的,所以这点上我们还是要改进,同时,究竟是备份数据还是备份算力,这是值得研究的问题。
此外,在谈到东数西算时,邬贺铨表示,东数西算使算力设施的布局超越了数据中心枢纽的范畴,东部与西部互为冷热数据的配对方面,要有合适的比例。同时,同一数据中心枢纽或集群内部也有很多比例需要优化。
“关于数据中心的‘数学’和‘算术’,还有很多需要深入研究的内容,我们要善于从实践中学习创新。”邬贺铨最后表示。
搜索
复制
上一条:
中国算力大会丨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恩东:拓长补短 做强算力产业
下一条:
中国算力大会丨中国广电董事长宋起柱:夯实广电算力底座 服务文化数字化战略
首页 > 行业新闻
快速链接
参展指南
展位申请
展商服务
广告赞助
参观须知
观众登记
展区规划
展会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