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新闻

李国杰院士:算力网比交通和能源网更复杂,需基础性原始创新

发布:2022-07-18  阅读:982



7月16日,“信息化百人会第八届信息战略论坛”在京举办,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国杰发表主题演讲。


李国杰认为,一些媒体将算力网络与交通网络、电力网络等量齐观,认为算力可以做到像供水和供电一样方便。但计算能力不是公共品,每个产品都指望通过专有特性(proprietary)赢得竞争。因此,算力网络的实现比交通和能源网络复杂得多,困难得多,需要基础性的原始创新和大量的技术攻关。



图片


“现在计算机内部的通信是纳秒级的,在广域网上通信是毫秒级的。目前谈的算力网只能在毫秒级的层面上谈分布式计算,做到粗粒度的分布式任务的调度。但现在很多的计算是要求算得多,不是算得快,要通过算力网解决更多与高通量有关的问题。目前构建算力网的技术不是很成熟,需要做很多深入的研究。”李国杰表示。

“信息社会进入智能化的新阶段,它所需要的基础设施不是仅仅解决连通的问题,而是对物理世界和人类社会的理解。因此,现在的计算能力和大数据成了新的信息基础设施的关键。这个算力和GDP呈正相关的关系。未来算力的指数可能比电力的指数还重要。我们在考虑未来的信息基础设施要通盘考虑,算力网、通信网、电力等能源网络配合协同,做好算力、通讯、电力网等全国一盘棋的顶层设计,统筹兼顾,力争全局的优化。”李国杰说,“算力网络是新型基础设施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东数西算’又是算力网络的一个组成部分。我们要基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大逻辑、大格局、大趋势来做好顶层路线图的设计,避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据介绍,计算机界和通信界对未来的信息基础设施有着不同的视角。从计算机界的视角来看,计算思维的核心是分层次抽象,以新的抽象来屏蔽不同云的差异,实现跨云的计算。大家知道互联网是internet,未来的信息基础设施是互联云。从计算机的视角来看,这是以云为中心强调“云调网”,云网融合,一云多网,重点是解决各种软硬件的不兼容问题。核心的创新就是做任务交换和高通量的计算。

从通信界的视角来看,以网络为中心,把计算和存储能力看成是可调动的资源,即“网调云”,强调算力资源评估、交易和调度,重视算力的感知,算力标识和算力资源的标准化等等,把算力网络看成是6G的一部分。算力网络的提出不仅仅是技术发展趋势,它也是一个市场竞争的需求。电信运营商希望在云的连接上,再加上计算一体化的服务场景下来实现业务的拓展,避免被管道化。

有专家提出,网是基础,云是核心,网随云动,云网一体。李国杰认为这是云网融合的一个正确的发展原则。他希望在通信领域的专家考虑“网调云”的时候,要充分的理解哪一些计算资源现在是可以通过网络进行调配的,目前只有相当少量的可以调配,很多的不能调配。

另外,信息高速公路遵循的是无序共享的原则,这个原则埋下了巨大的隐患,就是性能的干扰。用户感知到了服务质量存在极大的不确定性,就是墒比较大,总体效率不高,利用率也不高。现在信息高速公路已经出现了技术的天花板。算力网络应该为减墒做贡献。

他建议国家的算力网应当由三部分组成,第一,以国家和地方财政建立的公共算力基础设施。第二,电信运营商和龙头的云服务商建设一个骨干企业的算力基础设施。第三,大量的中小型信息服务企业通过协作建立起来的算力网。

他希望全国的统一算力网要避免单一“帝国制”的垄断经营,要探索一个新型的“联邦制”的管理模式,激励中小企业的参与热情。

“算力网要做到全局统一,又要做到环节的解耦。形成东西互补,南北贯通的一体化的算力网。环节解耦就是算力设备提供商、运营商和增值服务商合理解耦。消费者按照统一定价支付费用就可以得到多样化的服务,而不是绑定在一个运营商上。生命力在于协同,过分的强调一家企业的端到端的一体化工作,这是不利于算力网络的发展。”李国杰说道。



首届中国算力大会将于7月29日-31日在山东济南盛大召开,期待与您相约泉城,共话算力精彩。请关注大会官网www.zsdh.org.cn或公众号“中国算力大会”、“CAICT算力”等获取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