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新闻

这个极具前瞻性的“国字号”大会能给山东带来什么?

发布:2022-07-10  阅读:450

7月29日至31日,首届中国算力大会将在济南召开。大会以“算赋百业 力导未来”为主题,旨在展示我国算力基础设施建设最新成就,搭建政产学研对接平台,推动算力赋能千行百业。这是全国首个以数据中心算力赋能为主题的省部联办会议。


这场极具前瞻性的“国字号”大会有什么重大意义?为何在山东举办?将会对山东,乃至全国带来哪些影响?


数字经济开启,算力引擎赋能效应凸显


图片

资料图


2月17日,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联合印发文件,同意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内蒙古、贵州、甘肃、宁夏等地启动建设国家算力枢纽节点,并规划了10个国家数据中心集群。至此,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体系完成总体布局设计,“东数西算”工程正式全面启动。其中,“数”指的是数据(大数据),“算”指的是算力,即对数据的处理能力、计算能力。算力,如同农业时代的水利、工业时代的电力,已成为数字经济发展的核心能力之一。


目前,算力正在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计算力指数与GDP走势呈现出显著的正相关。《2021-2022全球计算力指数评估报告》显示,计算力指数平均每提高1个点,数字经济和地区生产总值将分别增长3.5‰和1.8‰。


工信部副部长张云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算力是数字经济时代新的生产力,将为加强数字政府建设、激活数据要素潜能以及各行各业数字化转型注入新动能。


我国正加快构建以新一代信息通信网络为基础、以数据和算力设施为核心、以融合基础设施为重点的新型信息基础设施体系,加强算力核心技术攻关,促进算力资源供需对接。工信部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技术领先的网络基础设施,千兆用户数突破5000万,5G基站数达到170万个。


截至2021年底,我国在用数据中心机架总规模达520万标准机架,在用数据中心服务器规模1900万台,算力总规模超过140EFlops,近五年年均增速超过30%,算力规模排名全球第二。同时,算力作为数字经济的核心生产力,也成为全球战略竞争的新焦点。


抢抓数字经济新赛道,山东迎风而上


近年来,山东省陆续出台《关于加快构建山东省一体化大数据中心协同创新体系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在全国率先出台省级新型数据中心创建标准,并连续三年对集聚效应强、产业带动作用突出的数据中心进行奖补。


山东将2022年确定为数字经济发展“重点突破年”,将数字变革创新、新一代信息技术、数字赋能增效分别列入“十大创新”“十强产业”“十大扩需求”行动计划,推动数字产业集群发展。


图片

2019年5月9日,国家超级计算机济南中心科技园项目正式启用。


2月23日,山东未来网络研究院、山东未来集团揭牌,发布全球首张确定性网络成果;5月19日上午,济南、青岛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建成开通。山东成为全国唯一一个拥有2个国家级直联点的“双枢纽”省份……在“数字山东”建设的引领下,齐鲁大地渐成数字经济发展的“高地”,全省产业数字化发展总体水平在工信部测评中位居全国第二。


6月29日,2022中国算力大会新闻发布会在北京召开。山东省副省长凌文表示,2022中国算力大会是全国首个以数据中心算力赋能为主题的省部联办会议,举办本届大会,对夯实山东省及周边地区算力基础设施,推动算力赋能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助推全国新型数据中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山东将以本届大会为契机,着力构建开放、合作、共荣的算力产业生态,助推山东乃至黄河流域算力基础设施提质增量。


首届中国算力大会值得期待,将推动优秀解决方案落地山东


2022中国算力大会大会设置两大主论坛和20余场分论坛,将重磅发布国内首个“算力产业发展指数”,《算力白皮书》《算力设施产业图谱》,以及算力算效等级评估优秀案例、绿色低碳等级评估优秀案例、创新先锋优秀案例等系列成果。此外,还将举办山东省及济南市的地方分论坛,组织一批重点项目合作签约,推动来自全国的优秀解决方案落地山东。


图片

2021年5月29日,参观者在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区国际文化大数据产业城观看体验数字影像展示。


从7月29日起,大会的20余场主题分论坛将陆续启动,并一直持续到31日。分论坛主题涵盖工业互联网、能源、智慧城市等行业应用,边缘计算、模块化数据中心、算力安全等关键技术,以及市场拓展、投融资等产业服务。


7月30日,将正式举办大会开幕式,并举办“算力筑基”和“算力赋能”两个主论坛。


同时,为充分展示算力赋能千行百业成效,7月29日-31日,将同步举办“算力创新应用成果展”。展区将以实物、视频、图文资料等形式展示一批算力基础设施关键技术,推广一批算力产业公共服务平台。此外,还将设置互动体验专区,参会代表可以沉浸式体验各类算力赋能典型应用场景。



(来源:大众网·海报新闻 编辑 高娜 综合新华网、人民网、人民邮电报、大众日报、大众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