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济南打造全国有影响力的区域科创中心
发布:2022-07-08 阅读:515
7月7日上午,山东省政府新闻办举行“走在前、开新局”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三场,介绍山东争当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排头兵情况。据介绍,山东将立足省会、胶东和鲁南三大经济圈发展需求,打造三圈协同创新联合体。支持济南高水平建设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中科院济南科创城、济南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打造全国有影响力的区域科创中心。
NO.1
今年省级科技经费比去年再增长10%
据省科技厅党组书记、厅长唐波介绍,近年来,全省科技系统组织实施了一批重大关键技术攻关项目,突破了一批“卡脖子”技术难题,取得了一批重大技术成果。世界首套时速600公里的高速磁浮交通系统成功下线;全球首款“国密算法高抗冲突物联网安全芯片”面世;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燃料电池智能雪蜡车亮相北京冬奥会;国内首套水下采油系统海试成功;超纯海藻酸钠正式上市打破国外垄断;3个1类新药、3个中药新药获批上市。下一步,山东将瞄准科技前沿,聚焦关键领域,精准编制“十强”产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动态清单,集中资源力量,高效组织实施重大科技创新工程项目,力争再突破一批产业“卡脖子”技术。
据介绍,2022年省级科技经费比2021年再增长10%,达到145亿元,集中投向重大关键共性技术攻关、重大原始创新、重大技术创新引导及产业化和重大创新平台项目等重点领域。
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的源头。据介绍,近年来,山东基础研究资金投入持续加大,高能级创新平台体系日益完善。下一步,将加快研究制定省基础研究十年行动方案,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碳中和、海洋科学等领域,加速布局前沿交叉和颠覆性技术研究。
NO.2
今年力争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3万家
据介绍,目前,山东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有研发活动企业占比达到39.2%,超过全国平均水平。截至2021年年底,全省高新技术企业总数已突破2万家,全省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同比增长19.53%,全省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46.76%。下一步,山东将继续完善科技型企业梯次培育机制,积极探索众创空间、科技孵化器、大学科技园、科技产业加速器等链式孵化载体体系建设试点,力争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小巨人企业和科技领军企业实现量质双升。2022年,力争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3万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3万家,培育科技领军企业200家。
近年来,山东不断优化科技人才政策体系,着力构建在重大科研任务中发现、培养、使用科技人才工作机制,大力集聚各类高水平创新人才。截至目前,全省共有住鲁两院院士和海外学术机构院士115名,其中全职驻鲁海洋领域院士21人、占全国34%、数量位居全国第一。国家级、省级领军人才突破4500名。今年,将聚焦战略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及创新团队、青年科技人才引育,研究制定工作方案,集中力量抓创新、抓突破、抓提升,不断壮大山东战略科技人才队伍。下一步,将健全战略科学家发现使用机制,加大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遴选支持力度,不断壮大我省战略科技人才队伍。加快推进科技人才分类评价改革,着力构建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
据省人社厅副厅长周春艳介绍,省人社厅将在引进、培养、激励和服务等方面不断深化改革、创新举措、加大力度,吸引集聚更多一流创新人才来鲁留鲁。其中,将高度关注博士青年人才群体,加强博士后引育平台建设,设立“山东博士后科学基金”,推行普惠制与个性化相结合的支持模式,让每位来鲁的博士后都能获得一笔科研启动资金;深入实施“万名博士、十万硕士、百万大学生”创业齐鲁计划,完善生活保障与创新创业的扶持、服务政策,全面助力来到山东的高校毕业生快速成长成才。
NO.3
积极建立沿黄省区协同创新机制
唐波表示,“争当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排头兵”是山东科技创新工作的明确目标和使命担当。要在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上争当“排头兵”,落实国家科技体制改革部署,深入开展科技体制改革攻坚行动,努力为高水平创新型省份建设提供坚实的制度支撑。在省委科技创新委员会领导下,建立完善项目、平台、人才、资金一体化配置机制,探索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山东路径。深入推进科技激励制度创新,探索开展定向科技奖励改革,对作出创造性贡献的科学家和一线科研人员直接进行提名奖励,推动产出更多高质量成果,营造良好创新生态。
并且,要在不断提升区域创新能力上争当“排头兵”。下一步,将出台促进全省高新区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制定高新区管理办法,引导高新区向“高”“新”方向迈进。立足省会、胶东和鲁南三大经济圈发展需求,打造三圈协同创新联合体。支持济南高水平建设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中科院济南科创城、济南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打造全国有影响力的区域科创中心。支持青岛加快建设崂山—蓝谷科创走廊、西海岸大科学装置和新型研发机构集聚区,争创青岛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着力打造全球海洋中心城市。
同时,要在科技创新服务黄河重大国家战略上争当“排头兵”。下一步,将充分发挥黄河科创联盟作用,推进黄河技术转移中心建设,举办“中国好技术”黄河流域专场发布对接会、黄河流域技术经理人峰会,设立黄河流域协同科技创新专项,推动黄河流域科技成果高效转化,积极建立沿黄省区协同创新机制,努力在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走在前。
来源:济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