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的城市有温度,智慧的济南会呼吸
发布:2018-10-25 阅读:1536
智慧城市的概念本身并不新鲜,从信息化时代就有数字城市的建设目标,到互联网时代又有无线城市,直到今天数字化时代的智慧城市。
从表面上看,智慧城市的目的是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实现城市智慧式管理和运行,进而为城市中的人创造更美好的生活,促进城市的和谐和可持续成长。
而从本质上看,真正的智慧城市应该是可以自我进化,自我调节的城市,就像是拥有了温度,城市可以和市民一起呼吸,一同长大。
始终相信“智慧让城市更美好”,济南就是这样一座有温度、会呼吸的智慧之城。
新型智慧城市与数字经济
10月10日上午,首届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国际峰会在济南开幕。峰会以“智慧让城市更美好”为主题,围绕“优政、惠民、兴业”三大目标,突出“政务服务、城市治理、民生需求、经济发展”四大领域,共同探讨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新思路、新模式、新技术。
我们知道,2016年底,国家“十三五”规划进一步提出建设新型智慧城市的新要求和新目标,明确提出“建设一批新型示范性智慧城市”。这对发展中的济南来说,正是一个发展的契机。
事实上,早在2011年,济南市就提出了建设智慧泉城的目标,并通过软件名城、政务云中心等一系列试点示范工程,但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发展,传统的智慧城市建设体制机制创新滞后、项目建设缺乏实效、数据资源孤立分散等问题逐渐暴露。通过系统规划、打破数据壁垒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城市现代化深度融合的新型智慧城市概念应运而生。
在我看来,所谓“新型”就是站在数字经济的视角,去构建的智慧城市,二者是相辅相成、互相依托的关系。智慧城市是数字经济发展的主要载体,数字经济也是智慧城市产业经济发展的主要特征。
因为,十九大对数字中国和智慧社会建设已经做出重大战略部署。所以,随着我国数字经济生态的不断优化,智慧城市建设必将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成为推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生动实践。
十二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国家电子政务专家委员会主任王钦敏对济南的智慧城市成果赞赏有加,在视察了济南智慧城市的建设成果以后,他表示智慧泉城目前在中国的智慧城市建设中已经是一个标杆性的样板工程。
的确,如果从数字经济的规模来看,济南的确无愧“标杆”之名。
现在的济南已经是全国进入信息社会初级阶段的六个省会城市之一,列全国智慧城市百强第六位。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初具规模,形成了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和高端装备两大优势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双双突破3000亿元,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占据全省51%,拥有CMMI认证企业104家,ISO27001认证企业67家,集成电路设计中心8家,省级软件工程技术中心58家,各项指标均列山东省首位。据初步测算,2017年济南数字经济规模达2500亿元以上,约占全市经济总量的36%。
正因为有了这样的成绩,才让济南将“善感知、有温度、会呼吸”的智慧之城作为了城市发展的长期目标。而在具体的落地层面,智慧泉城又是如何稳步推进的呢?
三个步骤,建设智慧泉城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智慧的泉城能够成为智慧城市的典范,实则经过了细致的思考。具体来看,核心的步骤共有三个。
第一,政府支持,更强调顶层设计入手
我们知道,智慧城市这样一个庞大的工程,必须要有一个高屋建瓴式的顶层设计:要自上而下地规划,从智慧城市的具体构想,到项目的执行和评估标准,再到子系统的配合执行、各环节的互联互通、交叉信息的处理等等。所以,一个好的顶层设计,必须是智慧城市成功的先决条件。
济南市委市政府一直高度重视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在2018年将智慧城市建设工作写入市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提升智慧城市建设水平”,并将爱城市网“一点通”纳入为民办实事项目之一。
同时,济南还把智慧城市建设作为基础设施和重大民生工程,参照国家新型智慧城市考核评价体系,以市委、市政府办公厅名义发布《济南市新型智慧城市建设行动计划(2018-2020年)》。明确了智慧城市建设的总体目标和架构。即:围绕“优政、惠民、兴业”三大目标,突出“政务服务、城市治理、民生需求、经济发展”四大领域,构建泛在化的“云、管、端”的有机生命体,打造“感知、联接、计算、应用”四位一体的“城市大脑”、“神经系统”和“智能感官”,推动智慧泉城又快又好发展。
第二,创新体制机制形成济南区别其他城市的特征
智慧城市有千城千面的特征,每个城市的特点,环境和所处的信息化程度各有不同,所以如何去根据本地化的城市条件,打造出最适合的机制,对每个智慧城市的建设都至关重要。
所以,智慧泉城探索建立了“一主体两平台”的体制机制。“一主体”即组建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责任主体和市场主体—智慧泉城运营公司(由市政府与浪潮集团合资组建)。“两平台”即:城市大数据云平台和智慧泉城运营管理平台,其中城市大数据云平台是信息采集开放共享和融合集约的数据枢纽,依托济南政务云建设,推进数据统一归集和共享,建成人口、法人、基础地理信息、电子证照基础库,为城市发展提供数据应用支撑,推进济南政务云向城市云升级。据悉,目前已实现57个部门,1103个数据集面向社会开放共享;初步整合950万人口数据、30.7万法人数据、564万条基础地理信息数据、833万个证照数据。从这些数字反应出来的效率看,济南的智慧城市建设深度的确要比很多城市深入得多。
第三,用智慧专题建设为智慧应用落地做好铺垫
如果将智慧城市看作一个城市的大脑,那么智慧的应用就是一个又一个的触手,他们与市民产生连接,将智慧传递到基层,应该说只有好的应用,才能体现出智慧城市平台建设的水平。本质上看,智慧专题其实就等于是智慧应用。
在济南的《行动计划》中,规划了6+N的智慧应用专题建设,2018年将围绕政务服务效率提升、城市治理能力改善、民生服务普惠、产业经济发展等方面,深入推进”群众办事一站通”、”市民出行一路通”、”居民健康一卡通””和谐社区一格通”、”爱城市网一点通”、”公共安全一网通””金融服务一贷通”的”6+N”智慧应用专题建设。做到真正让智慧惠及全民。
智慧济南的背后推手,浪潮如何做好四个“一”?
通过以上不难总结,智慧济南已经可以称得上是中国智慧城市的一个典型的样板,而在其背后,浪潮的推动和赋能功不可没。
浪潮集团董事长兼CEO孙丕恕表示,浪潮将从四个方面:一朵云、一个数、一个口、一个运营商,来做好智慧城市的建设。
第一个是云。如孙丕恕所说,“济南是中国第一个政务云,浪潮在云计算方面为济南提供了很好的实验环境。浪潮政务云在22个省份及123个地市实现了政务云,都是由浪潮提供政务云服务。”
我们的确也看到了过去两年浪潮云取得的长足进步。比如,浪潮云首批通过可信云用户数据保护能力认证,在公有云和私有云领域均通过了工信部首批云计算服务能力评估增强级审核,是唯一一家通过可信云安全评测及金牌运维认证的云服务厂商,细分领域上在政务云市场连续四年市场排名中国第一。
第二个是数据。现在是数据为王的时代,数据分为两类数据,一类叫组织数据,一类叫互联网数据。目前在海量数据中,互联网数据的占比20%,而组织数据占比80%,在组织数据中政府数据又占到了80%,所以政府数据是钻石矿。
如今,浪潮已经是政府授权数据的运营者。浪潮跟济南市成立了大数据公司,把数据集中进行运营,由传统的共享开放变成了运营。我认为这个模式,才是解决了过往智慧城市的数据连接困难的一个重要标志。
第三个是入口。这其实值得就是爱城市网APP,这是统一的城市公共服务入口,也是公众参与的平台,也是民众互动的平台,同时也是自服务的平台。
孙丕恕说,“现在各个委办局都有自己服务的门户,老百姓去办事进不到那么多网站,所以我们打包在一起,提供各种各样的服务,这就是一点通,提供了政府办事的质量链、五险一金各种各样的服务。在济南市,我们对1165个事项进行梳理,228项零跑腿,930项最多跑一次,这是做得比较先进的。”
不难发现,在爱城市网APP这个入口上,浪潮将产品服务、生态能力、模式创新等汇集到一个界面上,打通各个环节节点,让大众、中小微企业业务人员等能够基于一个界面获取所需,让智慧城市当中的民生应用价值得到凸显,真正做到了有温度,会呼吸。
最后一个是智慧城市运营商。其实智慧城市运营商这个概念本身,就是浪潮在业界首次提出。浪潮致力于成为城市资源赋智整合者、运营服务生态建立者、市场化运营主导者,并倡导按照“规划、投资、建设、运营”四步曲,来高效地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与运营,目前浪潮已经在全国29个省份、90多个城市开展智慧城市建设业务。
正是浪潮对智慧城市一整套方法论的研究和实践,让智慧的城市在生涩的技术中找到了温度,而济南市则因为浪潮在背后的推动,也成为了名副其实的会呼吸的智慧泉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