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推动能转换标准领航工程,2030年力争制定30项国际标准
发布:2018-06-20 阅读:1309
山东省人民政府日前印发关于开展国家标准化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的实施方案,方案要求,山东重点实施新旧动能转换标准领航工程,到2020年,力争在新兴产业领域制定国际标准30项、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300项;在传统产业领域培育先进适用的团体标准110项;在能耗限额、污染物排放等领域制修订严于国家标准的强制性地方标准30项;在安全生产领域制定通用地方标准100项。
全面提升制造业标准化水平
紧密衔接《〈中国制造2025〉山东省行动纲要》,突出工业强基和智能制造,供给先进适用标准,以标准引领“山东制造”转型升级、创新发展。围绕发展量子通信、高端服务器、智能家电、工业互联网、铸造机械、轨道交通装备、石油工程装备、新能源新材料、绿色制造、高端化工、体育装备产业等,推动技术创新与标准研制同步,鼓励掌握自主创新技术的企业将关键共性技术、专用性技术和产品技术转化为先进标准,推动提升为国际标准或国家标准,加快培育形成新动能。
支持造纸、食品、纺织、服装、家具、汽车、工程机械等传统优势产业,瞄准国际标准提高水平,开展对标达标提升行动,引导重点产业集群制定实施高水平的团体标准,以先进标准助推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形成新动能。围绕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探索制定政产学研金服用“北斗七星”创新共同体标准,加大中小企业标准化推进力度,培育一批以标准提质量、实现品牌高端化的中小企业标准化示范典型。
着力打造一批制造业标准化精品项目,重点培育和提升青岛、东营、枣庄、济宁、潍坊等一批国家高新技术产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青岛城阳轨道交通装备等高端装备制造标准化试点项目,形成支撑新旧动能转换的标准化典范。
切实加强服务业标准化建设
重点在现代金融、数字创意、研发设计、现代物流、电子商务、科技服务、检验检测认证、商务咨询等生产性服务业领域,制定一批术语、规范类基础标准,促进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重点在精品旅游、居民和家庭服务、健康服务、养老服务、住宿餐饮、文化创意等生活性服务业领域,制定一批服务基础要求和服务质量监测评价标准。
围绕促进旅游业与上下游产业相融合,加快支撑乡村旅游、工业旅游、房车露营、低空飞行、中医药健康养老、会展旅游等新业态发展的标准研制,重点打造一批旅游城市、旅游度假区、重点景区、星级饭店、旅游购物、旅游餐饮等标准化示范项目。围绕医养结合产业发展,加快制定医养结合机构分类与认定通则等基础标准,构建养老服务标准体系,推动国家医养结合示范省建设。
持续深化生态文明建设标准化
加快健全支撑全省新旧动能转换的节能、环保地方标准体系,形成服务绿色发展的标准倒逼机制。围绕生铁、粗钢、电解铝、煤炭、煤电、玻璃、水泥、电动车、轮胎等行业领域去产能,实施化解过剩产能标准倒逼工程,推广造纸行业以标准倒逼产业升级的做法,制定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排放标准等污染物排放、能耗限额和安全生产地方标准,强化质量、安全、环保、能耗等标准的硬约束,倒逼过剩产能加速化解和落后产能加快淘汰。实施“工业绿动力”标准保障工程,完善“工业绿动力”标准体系。加快制定重点工业产品取水定额、主要农作物灌溉定额等节水地方标准。
围绕贯彻落实《山东省循环经济条例》,实施循环经济标准化示范工程,培育一批在全国具有示范带动效应的循环经济标准化试点示范项目,推动完善节能减排、资源综合利用、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园区循环化改造等领域标准体系,提高全省循环经济发展水平。研究制定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运、分类利用、分类处置标准。围绕实施河长制、湖长制,推动山东省生态河道评价标准的贯彻实施,做好河长制数据库结构与交换标准等重要地方标准的编制工作。
深入推进军民融合标准化建设
加强军民融合标准化项目建设,重点在核电装备、电线电缆、新材料等领域培育一批军民融合标准化示范典型。大力推进青岛军民融合标准化试点建设,重点围绕军民科技产业发展、军地人才培养、装备技术保障、军队社会化保障等领域,建立健全军民融合标准体系,推动军地资源共享、产业融合发展、国防建设与经济发展互促共进,努力为全国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工作提供经验和示范。
着力推动标准化与品牌建设深度融合
加快制定“厚道鲁商”“好品山东”“齐鲁灵秀地、品牌农产品”“好客山东”“食安山东”等公共品牌通用评价规范,建立系统、协调、完善、科学的品牌评价标准体系,有效支撑品牌高端化发展。加强品牌建设团体标准研制,完善品牌建设的市场化机制。打造集品牌大数据、品牌孵化、品牌价值评价、品牌价值提升、品牌展示交流、品牌服务机构与人才培育等功能于一体的品牌建设平台,完善协调配套的技术标准和服务标准,为品牌高端化提供有力支撑。实施标准品牌化工程,鼓励和引导企业制定实施先进标准,打造标准品牌,以标准的影响力增强品牌的生命力,提升品牌的含金量和美誉度,实现标准化与品牌高端化深度融合。
方案明确,在新旧动能转换领域,山东将建成国家新旧动能转换技术标准创新基地,率先建立起倒逼落后产能加快化解淘汰、促进环境质量不断改善、支撑传统产业加快改造提升、引领新兴产业加快培育壮大的新旧动能转换标准体系,在“十强”产业领域培育一批技术水平领先的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和团体标准,充分释放标准化在新旧动能转换和高质量发展中的门槛效应、催化效应、引领效应、倍增效应。
到2020年,力争在新兴产业领域制定国际标准30项、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300项;在传统产业领域培育先进适用的团体标准110项;在能耗限额、污染物排放等领域制修订严于国家标准的强制性地方标准30项;在安全生产领域制定通用地方标准100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