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潮拍运河岸 ——济宁任城区信息产业快速发展纪实
发布:2017-02-23 阅读:1550
位于济北新区的任城区科技中心,是一所造型别致、充满现代科技气息的大型建筑。短短两年多的时间里,从中国软件评测中心到国家软件与集成电路公共服务平台,从山东创新设计研究院到中科曙光城市云计算中心,一个个信息技术的“云”符号,在古运河畔的任城区悄然闪亮。
近年来,任城区作为济宁市创建山东省信息技术产业基地的核心区,坚持把信息产业作为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发展的战略抓手,把招大引强、集群式发展作为加快膨胀信息产业发展的路径,全力放大中兴、中科等集群效应,提出了以发展信息产业为“新引擎”,以“两化融合”“智慧城市”为“新动能”,实施“2411”工程,五年内打造400亿信息产业“新硅谷”的战略发展目标。
优化驱动引擎 迸发裂变活力
这些年,任城区的信息技术产业不是在快走,而是在快跑。站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前沿,任城区把做大做强信息产业作为经济提质进位的“新引擎”,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水平布局、高速度推进,产业基础愈加牢固和完善,激活了转型发展的一池春水。
作为一个缩影,成立于2012的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济宁分所就是一家以物联网技术、传感器网络、智慧城市及智能制造为方向,推进济宁制造业提升和产业转型升级的高新技术平台。通过4年发展,该平台已控股(参股)高技术IT企业7家,企业总资产约达6.8亿元,有两家企业估值逾20亿元。
此外,总投资85亿元的山东中兴智慧城市产业园、总投资50亿元的中科智造产业园区、总投资30亿元的山东钢联电商产业园、投资15亿元的大唐电信科技创业园以及海能智慧广场、商动力电商大厦、CCI创客空间等各类特色信息产业园……打开任城区信息产业发展的画卷,一个个信息产业园区的建设快马加鞭,任城区正步入信息产业集约发展的快车道。
截至目前,全区共有信息产业企业600余家,比2014年增加300多家,连续3年信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长30%以上,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居全市第一。其中规模以上信息产业企业121家,比2014年增加了近100家,带动从业人员2万余人。
立“动能”支点 形集群“尖兵”
济宁碳素集团是任城区积极推进“两化融合“的成功范例。该公司始建于1987年,信息化改造提升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效益,使企业年节约成本近2000万元,增加销售收入近亿元。“两化融合”为传统工业企业的转型发展注入了新动能,进一步推动全区实体经济迈向新高端,实现新跨越。
没有传统产业的信息化改造,没有高科技产业的信息化建设,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城市信息化。任城区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发展成果,按照“顶层设计,分步实施,自上而下”的原则,重点聚集了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企业,引入中兴通讯全力打造智慧城市,目前已经建成智慧环保、智慧教育、智慧旅游、智慧城管、智慧医疗、智慧政务等六大模块,让市民享受到科技改变生活、信息改变传统的全新体验。同时,大力推进智慧城市产业园建设,努力形成“智慧产业支撑、智慧城市带动”的新模式、新路径,构建“1+5+100”产业集群,现已签约入园企业28家,上缴税收4000余万元。
打响“新战役”勾勒“新硅谷”
经过精心打造,任城区信息产业空间布局逐步清晰,未来任城区将实施“2411新硅谷”战略,推进信息产业开花结果。“2”是指打造2个信息产业聚集区,依托中兴智慧城市产业园和中科智造产业园,以京杭运河为轴,建设滨河智慧新城信息产业集聚区;同时,依托仙营、李营街道聚集的信息产业园、创客空间、国家级科技平台打造济北新城信息产业集聚区。“4”是指打造4个信息产业高地,依托中兴智慧城市产业园打造山东省智慧城市高地;依托中科智能智造信息产业园打造山东省智能终端产业高地;依托大唐高鸿科技大厦打造山东省软件和信息服务业高地;依托山东钢联电子商务产业园打造山东省电子商务高地。“1”是指依托泡宝智能制造产业园、谢营科技大厦等信息产业园区创建10个国家级、省级信息产业园区、电商产业园和创客空间。“1”是指打造10个国家级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在已引进工信部赛迪研究院山东分院、清华大学国家服务外包人力资源研究院等7家平台的基础上,促成山大计算机学院、哈工大机器人研究院等科研院所入驻。
宏伟蓝图的背后是审时度势、乘势而上的信心和决心。经历了多年积累之后,任城区的的信息技术产业正在激情释放。信息化正从不同的领域、角度急剧推进着区内各行各业的变革,优化着人民的生活,努力为济宁科学跨越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