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新闻

稳、去、新、减——从四个关键词看2017年“中国制造”的后劲儿

发布:2017-01-23  阅读:1369

      过剩产能怎么去?企业负担怎样降?“中国制造”如何实现由大变强?近期,有关制造业发展的争论不断,反映出产业面临的困难与瓶颈。

      在去年12月26日召开的2017年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工信部部署2017年工业和信息化领域工作,力图通过一系列目标的实现,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激起“中国制造”的后劲儿。

      工业领域稳增长

      “中国制造”向中高端迈进,基础在稳,关键是存量。在稳的前提下,关键领域有所进取,由成本优势转化为创新驱动。

      工信部部长苗圩说,2017年将努力实现工业通信业平稳增长和提质增效,加快新动能培育和传统动能修复。预计2017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左右,规模以上企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4%。

      苗圩说,工信部将在2017年狠抓工业稳增长政策措施的落实和督促检查,实施制造业重大技术改造升级工程,推动扩大政策适用范围,拓展工业通信业投资资金来源渠道。同时,促进消费升级扩容,扩大市场渠道,打造国际品牌。

      打好“去产能”的硬仗

      “中国制造”面临的诸多问题,根本在于结构深度调整带来的阵痛。补上产业发展短板、推动传统动能焕发生机,首先要打好“去产能”的硬仗。

      苗圩说,2017年,工信部将坚定不移“去产能”,制定出台利用综合标准依法依规推动落后产能退出的意见,推进钢铁等行业处置“僵尸企业”,严厉打击“地钢条”等违法违规生产行为,严格落实产能置换方案,严禁新增产能。

      除了做减法,推动产业结构调整,还要在提升品质、推进节能高效上做加法。苗圩说,工信部将在2017年实施标准化和质量提升工程,着重提高工业质量水平和品牌效应。同时,通过加快高效节能装备推广应用、推进煤炭高效清洁利用试点、制定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管理办法等方式,推进绿色制造。

      主攻智能制造 培育新业态

      要激起“中国制造”的后劲儿,关键要通过创新驱动培育产业发展新动能。在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当下,智能制造将是主攻方向。

      苗圩说,2017年将深入实施智能制造工程,在流程制造、大规模个性化定制等方面新遴选90个左右试点示范项目,修订50个以上智能制造标准。探索建设智能制造示范区,培育10个以上主营业务收入超过10亿元的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同时,建立一批产业孵化基地和平台。

      除此之外,在工业基础、高端装备等领域,工信部也制定了一系列创新规划。比如,布局建设2至3个国家级创新中心,攻克共性关键技术;选择20项左右基础零部件,15项左右先进基础材料,10项左右基础工艺实施“一揽子”突破行动,加快高端装备、新材料等研发突破。

      持续推动减轻企业负担

      做强“中国制造”,要激发企业动力,保护企业创新积极性。推动减轻企业负担至关重要。

      工信部称,将大力为企业降成本、减负担,出台支持实体经济和产业发展的政策。

      苗圩说,2017年将加快建立涉企保证金清单制度,拓展涉企收费目录清单查询系统功能,完善企业调查和举报平台,打造全国减轻企业负担综合服务平台。同时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政策支持,通过推进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设立运营、推动设立国家融资担保基金、启动小微企业应收账款融资专项行动等方式,创新企业融资模式,减轻企业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