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新闻

迈赫机器人将亮相首届中国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博览会

发布:2016-06-24  阅读:1549

迈赫机器人“互联网+”发展战略
      伴随着《中国制造2025》、《中国“互联网+“行动计划》等国家相关政策的下发和引导,“互联网+”模式的经济发展新形态,对高端装备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的产品智能化水平的提升,企业融合创新、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等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迈赫机器人“互联网+”分为两个方面,一是通过对工业自动化、信息化与网络化的融合创新,把“互联网+”应用到企业迈赫自身的生产经营中,达到企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目的;二是通过对“互联网+智能制造”装备系统的产品创新,为用户提供“智能工厂”的“互联网+”解决方案。
      通过对高端制造装备行业内《美国GE炫工厂》、《日本三菱e-f@ctory》、《德国博世“慧连制造”》、《德国西门子“数字工厂”》等国际先进案例的初步了解,以及对国内相关文献资料的综合分析发现,目前国内外“互联网+制造”的发展趋势呈现两种模式。一种是以传统制造业企业为主导的模式,代表企业如德国西门子、德国博世、美国GE、日本三菱等;这种模式的企业具备雄厚的制造业背景和核心技术,技术和投资的门槛较高、企业的上下游用户、供应商等资源处于封闭体系、中心化驱动(即运营活动以企业自身为中心带动开展)的特征非常明显;另一种是由互联网类企业主导的模式,代表企业如谷歌、微软、亚马逊、阿里巴巴等;这种模式的企业,主要以开发互联网服务平台,为用户、制造业、供应商等提供企业级互联网的网络化服务为主线;他们把“制造业企业”以及制造业企业的上下游用户、供应商的资源均当作网络平台上的共享资源,搭建云端网络资源平台,注重强调与传统制造企业的合作,帮助后者更好地适应互联网、使用互联网,往往以软件、服务等形式为主。
      迈赫的系列产品“机器人、智能制造装备及相关系统服务”与“网络化、信息化”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地。同时,站在公司目前的发展角度,如何把智能化、自动化与网络化、信息化进行深度地融合,使之更好地服务于企业、应用于产品,我们着重要解决如下问题:
      1.目前,基于互联网的个性化定制式生产的概念渐趋升温。对于公司所处的行业特点和公司的业务,“个性化、定制式”的特点是一直存在也必然长久存在的,公司基于“互联网+”的机器人系统及智能制造装备系统的“个性化定制”如何更好地体现?如何让用户亲身体验到“所见即所得”地“个性化定制式”的服务及过程?
      2.迈赫机器人“互联网+”应如何通过对智能化、自动化、信息化与网络化的融合创新,把“互联网+”应用到企业自身的生产经营中?如何与现有的产品融合创新,更好地服务于用户?
   通过借鉴国际先进案例的发展方向,吸取国内外先进企业的发展经验,结合公司目前所处的行业、提供的产品及服务,对公司的“互联网+”进行了概念设计。设计方案共分为两个大阶段,具体内容如下:
      一、搭建公司信息化、网络化服务平台,把“互联网+”的融合创新应用到企业自身的生产经营中;利用三维设计及仿真技术,让用户得到“所见即所得”的“个性化定制”效果。该阶段共有三个重要环节:
      1.项目前期及设计研发环节
      该环节主要涉及的信息化系统:对公司已有的产品数据管理系统PDM进行二次开发;客户及供应商关系管理系统SRM。

      (1)本环节目前的现状主要表现为:

      市场开发的精力更多地关注在投标前的目标用户寻找、用户关系建立、投标前的技术交流、前期活动的跟踪;

      行业“定制式非标设备”、“多专业大型综合性系统”、“多元化产品”的特性,决定了设计研发前的交流会非常频繁,同一项目交流次数也会很多,且范围广、长距离、交流频繁等使双方交流不够及时;
      方案设计过程中用户的参与性不强,用户的“个性化”需求不能完整、有效地体现,导致设计方案频繁调整和变更;
      整个过程中的工作效率、交流效果的好坏主要取决于交流当事人的技术水平、业务能力;交流工具及手段基本局限在电话、短信、邮件、传真、你来我往地会议等形式;
      投标前的所有方案设计、技术交流咨询、商务报价均为被动性地无偿、免费形式;
     用户群的拓展受市场活动能力的影响较大,区域性、定向性较强。
     (2)根据以上现状,分析企业的核心目的,主要内容总结如下:
      低成本、高效率地拓展用户群,筛选目标用户,建立实际用户;
      建立便捷的实时沟通与交互设计地信息化渠道,抓住用户;
      为“用户”提供免费的技术咨询、设计方案和方案报价,更好地服务于用户,从而把目标用户发展为实际用户。  
      (3)根据本环节的核心内容,设计研发环节的概念设计如下:
      对目前公司实施的PDM系统进行二次开发,开发具备与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用户进行实时交流、交互设计功能的软件系统,开发PC端和移动APP端;PC端和APP端具备用户、企业、供应商三个端口,对用户端和供应商端进行共享及传播;
      以“免费技术咨询、免费方案设计及概算,用户定期抽奖”等理念,把用户端软件进行定向赠送以及PC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传播,通过网站、微信、朋友圈、扫一扫等多种渠道及方式的推广及宣传,吸引大量的用户下载并安装用户端,快速建立用户群;
      通过建立的用户群资源,吸引大量上、下游的供应商资源加入;
      通过公司后台“设计+营销”团队维护人员的线上交互,筛选出目标用户;
      通过线上为目标用户提供“交互设计、定制式服务、免费技术咨询、免费设计方案及概算”等增值服务,把线上用户发展为线下用户,最终把目标用户发展为实际用户。
     (4)设计方案与现状对比:
     用户群开发模式对比:比传统模式,更好地利用了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工具,传播速度更快、传播范围更广;但是,对企业的后台运稳及服务人员要求更高,需要设计技术和市场营销的复合型人才;
     前期技术交流模式对比:从原先通过出差的方式,由几个人利用几天的时间交流一个用户的模式,优化为一个人或几个人同时面对几个用户的在线交流模式;同时,由原来的设计方案多次设计、多次交流、反复修改,优化为与用户一起交互设计;过程中用户的参与感更强,“个性化需求”的定制感更强,彼此交流、交融更密切;
      费用投入对比:预估算,按长期考虑,原有模式的前期营销费用与新模式下的网络信息平台建立、用户端推广、运维费用+新式营销费用的总和大致相等;
      此模式与传统的市场营销模式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别,具备更多的互联网思维,但存在企业传统模式的机制改革难题。
      2.设备制造及安装调试环节
      该环节主要涉及的信息化系统: PDM拓展到PLM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扩展MES系统;搭建移动视频监控系统。
      (1)概念设计:
      搭建MES制造执行系统、移动视频监控系统,一方面实现对加工制造阶段公司生产全过程中所有的车间、流水线、作业区、机器设备实时监控,并将相关的监控数据传送至相关的终端,同时服务于公司和用户,让双方随时、随地了解用户定制设备的日排产情况、实时加工状态、加工进度计划执行情况,并适时掌握定制设备的关键验收节点;另一方面实现对安装调试阶段整个项目现场的实时监控,并将相关的监控数据传送至相关的终端,让公司和用户随时、随地了解设备安装、调试环节的进度和状态;
      通过该环节信息化、网络化系统的搭建,努力把公司与用户拉到共同利益的同一侧;即共同把关、共同监督加工制造、安装调试的各个环节,最终实现双方的共同利益:把产品做好;
       通过该项“免费的增值服务”,最大限度地提高过程服务质量,提高用户的过程参与感,增强用户的认识度,提高产品的附加值。
      (2)设计方案与现状对比:
      用户对设备制造商的监管:从原先阶段性的现场检查,全过程现场监造,转变为随时、随地的实时监控、关键节点现场验收;
      制造、安装两个现场的实时监控:相对传统模式,对用户和公司的管理提供了非常大的帮助;同时,“制造、安装两个现场”从半隐性走向公开,对公司各方面的管理都是颠覆性的考验,是一把双刃剑。
       3.维护保养及售后服务环节
      (1)概念设计:
      该环节设想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远程在线服务管理,二是远程在线预测维护管理。
      远程在线服务管理:开发远程设备控制系统,这一系统允许设备的制造者在远端控制产品,帮助公司及用户解决在设备调试、设备使用中遇到的问题。例如可以在办公室里,对在世界其他角落的设备进行功能测试、参数设置、数据接入、错误排查、故障解除等工作。大幅缩减设备安装调试、售后维修的工作量。
      远程在线预测维护管理:通过公司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和所提供智能制造装备系统的远程在线服务管理系统,可以通过装在产品上的传感器实时掌握系统中核心关键部件的工作状态,并对可能出现的检修、维护保养等信息做出准确预测,降低公司售后及维护的难度,减少用户停产检修的次数,有利于用户的系统排产。
      (2)设计方案与现状对比:
      售后陪产:原先模式的售后陪产,需要公司派驻具备相关专业设备技术及操作经验的人员组成3~12人不等的陪产队伍,常驻现场6~12个月,完成售后及陪产的过程;新模式下,派驻现场的售后陪产人员可以大量减少,只需1~3人,与公司系统监控人员保持信息畅通,每天在现场巡检,处理随机事故的发生即可。
      预测维护:原先模式的维护方式,需与用记沟通,并规定定期停产进行逐项排查、维护保养;新模式下,可以对达到保养期限或即将出现故障的关键点进行提前预警,利用交接班、生产计划调整的间歇进行处理;
      二、基于公司智能制造装备、机器人系统的专业制造、安装及总承包管理经验,以及建筑BIM和装备3D设计的PDM数据信息管理系统,利用工艺流程的ROCAD计算机模拟仿真技术和IROTECH的虚拟制造技术,运用“互联网+”,把MES生产管理系统和ERP企业资源计划系统融合到公司的现有产品及服务中,搭建“系统产品及服务”,为用户提供个性化定制式的数字化生产车间及智能汽车工厂。
在该阶段,“互联网+智能制造”已经创新升级为公司的一种系统化产品即数字化生产车间或智能制造工厂,包含实体的机器人及智能制造装备系统和网络化、信息化的服务系统,整体提供给用户。
      概念设计:
      1.实现用户产品的“个性化定制式生产”。
      以汽车工厂举例,随着近几年汽车产能过剩与汽车销量降低之间矛盾的加剧,以及当今社会,人们对“个性化”的需求日益提升,现有汽车工厂“大规模批量式”的生产模式将面临极大的挑战;具备“个性化定制式生产”功能的高柔性化智能汽车工厂将迎来巨大的发展机遇。
      汽车的“个性化定制式生产”首先要求汽车工厂的涂装、总装等主要工艺生产车间的制造装备系统具备高柔性和智能化,且与汽车工厂的信息化管理系统进行互联互通;即,当汽车4S店中接到各种“个性化”的定制式汽车产品订单时,会将订单信息通过汽车销售信息管理系统,从销售端传达到用户工厂端的ERP系统,并在ERP系统中进行计划资源的分配和下达(即形成供应商采购计划和车间生产计划等),生产计划直接下达到车间的MES生产管理系统,MES系统与各车间智能制造装备系统的中控系统对接、互通,中控系统通过对预知生产计划的信息读取,将生产产品的信息及加工制造标准和要求等数据下载并更新到各制造单元,并在产品上线后做好该产品的在线检测功能,从而实现汽车各环节的高柔性化智能生产。
      2.实现“个性化定制”产品的全程实时视频跟踪。
      把智能汽车工厂各生产车间内的监控系统与车间MES生产管理系统、中控系统互联互通,通过搭载的移动视频监控系统可以随时随地利用iphone、ipad等各种移动终端查看该产品目前在工厂内的生产状态及生产进度情况;同样,终端购车用户可以通过安装在移动终端的APP应用程序,查看自己的爱车目前的生产状态及进度,并掌握何时可以动身去提车。
      3.利用工艺流程的ROCAD计算机模拟仿真技术和IROTECH的虚拟制造技术,对大批量个性化定制的产品进行虚拟制造和预演,提前排查供应商、物料供应、动力设施、设备及人员排产、设备维护检修等各种影响生产计划的不确定性因素,便于计划前的提前消除和预防。
      以上为迈赫机器人“互联网+”之发展战略,具体事务请与公司研究
院联系。